首页 烟草快讯 正文

困难面前勇做“拓荒牛”-河南三门峡陕州区:烟农乐赞 老任可真是牛!

困难面前勇做“拓荒牛”

周桦作

从我初次接触原料仓储,到现在成为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昌卷烟厂物流分中心原料仓库主管,已有30年了。怎样才能做好原料仓储工作?我认为,在困难面前要勇做“拓荒牛”,保持一股子“牛劲”,敢于探索创新。

2013年,许昌卷烟厂因集中退租不合格仓库,面临原料库容紧张局面。怎么办?我陷入了深思:直接购买立体货架好是好,但资金多、批复流程长;扩大室内堆垛面积或者室外存放又不符合安全和质量要求……一筹莫展之际,我看到几个小朋友在反复搭建积木,心中豁然开朗:只想着增加面积,怎么就没想到利用高度来增加库容呢?很快,利用废弃夹板烟材料自制立体库的方案制定出来了,我们启动了“片烟立体多层堆垛模式”课题攻关。为配合高层作业,课题组还研制了片烟机械式专用吊具,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和安全系数。最终,项目获得成功:专用吊具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原料堆垛高度从原来的4层增至7层,单位面积储存量提高70%以上,节约货架购置费600余万元或者每年节约仓库租赁费230万元左右;利用废弃材料自建原料立体库的做法在河南中烟推广,并成为行业烟叶贮存养护技术培训班的实践教学内容。

有困难的地方,往往藏着创新的契机。2019年年底,河南中烟最大自建原料仓库投入使用,急需大量垫板。虽然通过回收辅料废弃托盘等办法解决了部分需求,但缺口仍大。我提出用剩余的废弃夹板烟材料改造成原料垫板的设想,立即得到厂里的大力支持。短短3个月,项目立项、实施,一大堆废弃物资“变废为宝”,节约资金333万元。

一份责任始终坚守,一个岗位矢志不渝。这些年来,虽然我主持过的课题多次获奖,但我始终坚持“空杯心态”,带着大家健全原料仓库环境温湿度自动监测和预警机制,谋划数字化原料仓库建设,为推动精益物流建设贡献力量。

作者系最美物流人

(步俊伟整理)

青春路上,奋勇拓荒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但总有一些珍贵的时刻,值得我们铭记。

2021年,是云南中烟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集团实现全面转型升级、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之年,也是红烟易地技术改造项目的收官之年。“二次创业”新征程即将起航,向着高质量发展目标进军,正在召唤每一个青年员工以全新的精气神投身其中去奋斗、去拼搏、去担当!

在2021年红河卷烟厂第四届二次职工(会员)代表大会上,张涛书记勉励广大职工:“在二次创业的画卷里,勇当心系工厂的‘拓荒牛’,成为有故事的红烟人,切实担当‘红烟兴’的责任,再现‘红河强’的辉煌。”征程又起,万象更新,红烟青年勇当“拓荒牛”正当其时!

“拓荒牛”精神,贵在一个“韧”字。毛泽东17岁时曾写下一首七绝,“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师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为了实现心中理想,必定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与扎根岗位深耕细作的定力。95后的我们是伴随着短视频、新媒体、快节奏长大的一代,有着远大的目标,活跃的思想,不缺想法,不缺知识,不缺时间,但却缺少沉静笃志,戒骄戒躁的坚韧之气。

须知,百围之木,始于勾萌,万里之途,起于跬步,不沉到基层岗位扎扎实实地打基础,下一番苦功夫勤学本领,便只能是浮云一朵,棉花一垛,难当重任。曾获得超越杯“技术能手”称号的刘羽婷虽是女生,干起修理可颇有巾帼不让须眉的风采。从吃透电气原理到深入设备亲自操作,一条条维修改造议案、OPL金点子的提出,一次次优异竞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她扎根电气修理岗位,勉力钻研,提升自我的韧性与定力。好茶还需慢火烹。每一次成长的背后,都是我们曾经咬牙吃过的苦,走过的路,蹚过的河。

“拓荒牛”精神,贵在一个“拓”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当今中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拥抱新生,敢于创造,是新时代振奋人心的最强音。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引领下,如何让自己成长为创新型人才是每一个青年人的自我之问,也是时代之问。也许,我们的工作无法像实验室里的科学家那样发现一个定理,从而一举推动世界对某个领域的认知,也无法像抖音的旅行家一样,踏遍世界角落,领略异域神奇,但“拓荒”从不局限于某一行业或领域,每一片土地都等待着辛勤的劳动者去开拓耕耘,立足岗位,解放思维,平凡而渺小的我们也可以拓出灿灿的金色未来。

“小刘,发现没有,最近一到傍晚二线烤机的水分曲线就开始波动!”“小刘,快看,这两天夜班结束前水分曲线突然就‘掉’了!”……偌大的复烤车间,总能看到张琦师傅匆匆忙碌的脚步。他从不满足于仅仅把烟叶“烤”出来,而总是思考着如何才能让烤后水分更加均匀,设备运行更加流畅,生产现场更加整洁……面对开了二十多年的烤机,他总能在工作中发现许多“新鲜”的问题,并据此身体力行展开攻关。和张琦师傅一起工作、聊天,一起并肩走在隆隆的复烤车间里,总是能被他那股对工作、对生活的热情和朝气所打动。“拓荒”之“拓”,不在千里之外的诗与远方,而就在我们每天耕耘的脚下。山海无边,难以抵达,但脚下的土地,值得扎根,值得向下、向更深处拓荒!

“拓荒牛”精神,贵在一个“责”字。新华社著名记者李峰曾以“站在天安门上看问题”来阐述如何写好新闻报道,事实上,这是一条适用于所有领域或行业的“黄金法则”。杜甫诗云:“咫尺应须论万里”。具备宏观意识,树立大局站位,才能避免一叶障目,固步自封;才能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拓荒牛”精神内涵中的“心系工厂”,体现的正是每一个红烟人对工厂未来发展的责任担当,是大家与小我,企业与个人携手共进,互相成就的大局站位。作为青年员工,一方面要对行业大势有深刻的理解,进而更好地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工作目标;另一方面要学会评估自己的工作在全局发展中的分量,从而意识到自身岗位的价值所在,更好地将自我价值与企业愿景结合,与企业共同成长。

初入职场两年的我,从烤机操作学徒工到办公室“菜鸟”文秘,岗位变换,自我角色定位也随之改变。如果说在生产操作岗位是同班组成员一起攥紧“拳头”,合力出击,保证好当班生产运行的畅达,那么办公室的岗位则是“十个指头弹钢琴”,各显身手,各尽其职。“指头”虽没有“拳头”劲大,但却能够弹出漂亮的音符。办公室职能虽无法创造直接的经济价值,却承担着衔接、沟通各部门业务的职责,是整个公司的信息“中转站”与“交通枢纽”,小到词语、用字的切磋琢磨,大到公司章程、体系的制定与梳理,可以说,斗室之内,大有门道,方寸之间,视通万里。当然,“指头”用好了,也能紧紧攥在一起,挥出的拳头也同样有力,立足岗位,精研业务,多从公司发展的宏观视角思考问题,明确服务角色定位,做优做细服务保障,在自我成长与企业发展中找到最佳发力平衡点。

“拓荒牛”精神,贵在一个“爱”字。有人说,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热爱,是愈挫愈勇的动力,是抵挡漫长岁月的良药。能够把工作当成自己一生的事业来对待的人,他们的人生是令人敬佩的。就像在“两会”精神学习研讨会上,烤材库管理员廖文兰师傅说道:“如果你只把工作当成任务,那么干活的时候就会想工资,想绩效,想辛不辛苦,值不值得;如果你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一份事业,就可以心无旁骛地投入进去,不会计较付出多少,只想尽心尽力地做好。”这番发言,赢得了在场所有人发自内心的掌声。因为热爱,所以甘愿付出,能够无怨无悔地“朝耕及露下,暮耕连月出”。

我们不会忘记,为了祖国能“挺直腰杆”,“两弹一星”科研人员背井离乡,十年如一日隐姓埋名,不问世事;为了让农村女孩走出大山,张桂梅校长把自己治病的钱捐给学校,献给孩子。“无私奉献”的精神力量,来源于我们对事业的忠诚与热爱。热爱的力量处处闪耀,落在地上便化为无私奉献的担当。

“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著名作家路遥的这句话,总是让人内心泛起阵阵涟漪。2021红烟立起了“拓荒牛”的精神桅杆,成为每一个青年员工奋斗路上的航标。我们当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开拓创新的闯劲、心系工厂的担当、无私奉献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奋力跑,一茬接着一茬干,在新征程上不负期待,不负春光。

红河卷烟厂:“三牛”精神引领 “劳模”英才勃发

“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4月30日,红云红河集团红河卷烟厂高级技师田发祥荣获云南省第23届“劳动模范”称号。在获此殊荣之前,田发祥是国家职业技能竞赛裁判员、红河卷烟厂卷烟机首席专家,并拥有云南省财政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成立的“田发祥技能大师工作室”。他的工作室先后完成科技创新项目80多个,成功申报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10多个,培养出30多名技术能手及标兵。

田发祥仅是红烟创新发展的典型代表之一。在红烟,还有荣获“全国烟草技术能手”、“红云红河集团三八红旗手”的钟莉,荣获“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的陈伟,荣获“红云红河劳动模范”的曹炳强,荣获“红云红河集团标兵”、“红河卷烟厂劳动模范”的工程师徐飞……这些企业精英的身上体现着“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三牛精神”,为红烟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红烟先后设立了8个“室站”,其中,以劳模为带头人的“室站”5个,在工厂搭建的平台上,大师们在“师徒制”中进行着能量的传递,在“传、帮、带”中让“新工成才、老工成匠”。

站在易地技改搬迁的历史新起点上,红烟“劳模”和专业技术团队正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持续不断的科技成果,只争朝夕、锐意进取的奋斗韧劲和豪情,为建造“智慧工厂”谱写华章。

劳模引领:“田发祥技能大师工作室”

在红烟工作的33年间,田发祥勇担卷接机组维修保养重任,他刻苦钻研、善于创新,率先提出了PROTOS2-2卷烟盘纸在线剪切系统技术改造,让红烟成为当年行业内首家研发出该技术的企业。他自主完成的23组PASSIM烟支出口导板设计、制作、安装调试方面的技术改造,避免了该部件的维修消耗。他创新的PASSIM削减盘改进与应用和PROTOS 90S吸丝导轨改造技术,解决了困扰PASSIM卷烟机的老大难问题……他先后申报10多项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为企业提质、增效、降耗作出了突出贡献。

初心筑梦,春华秋实。田发祥先后被评为国家职业技能竞赛裁判员、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并成为烟草行业卷烟卷接工操作类技师鉴定专家组成员、红河卷烟厂卷烟机首席专家。荣获“全国烟草技术能手”“云南省烟机维修技术能手”“云南省烟草工业系统技术能手”“云南省兴滇技术能手”称号及云南中烟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2015年入选云岭首席技师,2016年由云南省财政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成立了“田发祥技能大师工作室”。立足平台,田发祥培养出了30多名技术能手及标兵。

劳模感言:“劳模”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只有持续弘扬“劳模”精神与“工匠”精神,才能在“不可能”面前砥砺前行、在创新科技道路上有所作为,实现新时代产业工人的初心使命。

劳模引领:“曹炳强劳模创新工作室”

曹炳强,现为红烟物流部成型设备电气维修组组长。从业28年来,他始终恪守匠心之道,潜心钻研技术与守正创新,积极主导项目创新、项目(课题)、QC课题、科技项目等80多项工作。在17个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中,有2个项目申报为国际发明专利。尤其是在2018年至2020年间,由他主导的《KDF3E成型机凝胶滤棒生产装置的研究与开发》《KDF3E成型机刀头新型磨刀系统的研发》等课题,每年为红烟产生直接经济效益2200多万元。

“大国工匠”换来了累累硕果。曹炳强先后荣获红云红河集团“劳动模范”、“标兵”、“技术能手”、“先进生产者”、“质量工作先进个人”、“云南烟草工业“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优秀推进者”等荣誉,并带领团队先后夺得全国烟草行业精益改善团队竞赛第三名、中国质量协会2020年度全国QC小组成果发表赛“专业级成果”、中国烟草行业第31届优秀质量管理小组成果发布会二等奖等。2020年5月,红烟为他组建了“曹炳强劳模创新工作室”。

劳模感言:坚守初心求精益,砥砺前行铸匠心。获奖只是起点,责任才是终生。站在新起点,将持续带领团队实施创新技改,恪尽职守、不辱使命,用“三牛”精神展示劳模风采。发扬工匠精神,把个人梦想融入烟草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在拼搏与奋斗中书写更加精彩的人生。

劳模引领:“徐飞技师工作站”

1993年,徐飞从云南工学院毕业后考入红烟。从事打叶复烤设备维修工作25年来,他把所有心思都用在生产设备的维修与技术更新上,先后获得10多项实用新型技术专利。连生产厂家都难以解决的真空回潮机上气缸易损坏问题,经他创新改造后终结了气缸一年必须更换一次的历史。复烤机械设备润叶机上的滚圈断裂,生产厂家要70万元的更换费,他带领团队仅用2万元就实现修复……今年以来,他带头研发的10多项创新技术正在申报国家专利,上报技改创新项目20多项。

智慧与汗水终有回报。徐飞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工程师,荣获红河卷烟厂“技术能手”称号,多次获得云南中烟与红云红河集团“优秀共产党员”、“标兵”荣誉,2019年获得“红河卷烟厂劳动模范”称号。2020年5月,红烟为他组建了“徐飞技师工作站”。工作站以“求实、创新、实效、弘毅”为工作目标,组建了4个机械维修组、1个工艺组,工作站成员20多人,团队充满创新活力。

劳模感言:把平凡岗位上的事做到极致就是不平凡。持续发扬劳模精神和拼搏奋斗、争创一流、勇攀高峰的工匠精神,持续组织好打叶复烤修理工技能竞赛,在培养与选拔中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为烤烟高质量复烤奉献青春才智。

劳模引领:“陈伟劳模创新工作室”

陈伟,2000年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毕业后考入红河卷烟厂,是制丝车间的一名修理工。20年来,他带领团队先后获得“用于烘丝机干头干尾烟丝回潮的装置”、“具有降低蒸汽用气动球阀执行器温度的隔热装置”等7项实用新型专利。发表了6篇影响力较强的科技论文,开展QC活动12项,其中论文《降低黄斑烟支产生量》获云南中烟QC成果二等奖及红云红河集团QC成果一等奖,成功申报科技项目8项,开展项目课题18项。目前,陈伟正在潜心研究6个科技创新项目。

科技成就发展、付出终有回报。陈伟先后荣获云南中烟“技术能手”、云南省烟机设备电气维修“技术状元”、红云红河集团“标兵”等多项殊荣,2013年获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2018年,红烟为他组建了“陈伟劳模创新工作室”。工作室聚焦云南中烟“五种精神”,以“疑难公关、创新研发、传艺授技、推动引领”为目标,凝聚全体人员的智慧大胆创新,让工作室真正成为“学技术,比技能,钻业务”的技术堡垒,培养“品德优良,作风扎实,技艺精湛”的人才高地,“精神培育,人才孵化,技术引领”的摇篮。

劳模感言:成绩属于昨天,惟有不断钻研和进取才能有新的进步,只有满腔的热情与对职业的敬重,才能谱写出充实而不平凡的人生。

劳模引领:“钟莉烟叶评级技师工作站”

钟莉(中)

在烟叶评级岗位,钟莉已奋战20个春秋。她带领工作室成员先后申报了“特色品种‘红大’等级质量特性研究及应用”、“红河工业分级操作区域改善”、“红河工业分级麻绳循环使用”等创新项目。工作站“金叶护卫队”研发的两项创新项目,分别在集团青年创新项目星光奖中获得三等奖。她带领工作站成员多次开展红河州高端优质原料生态区规划调研,并对烤烟品种生产情况及品种特性进行统计整合,划分出一、二、三类种植区与评定高端原料区、核心原料区。

荣誉属于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的人。钟莉先后获得全国烟草技术能手、云南中烟工业公司技术能手、红云红河集团三八红旗手等多项殊荣。2020年11月,红烟为她组建了“钟莉烟叶评级技师工作站”。她带领工作站成员先后在云南省烤烟分级竞赛、云南工业系统分级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奖,其中,36人在红云红河集团超越杯烟叶评级竞赛中获奖;1人获得全国烟草技术能手、4人获得云南中烟技术能手、2人获得红云红河集团技术能手称号;2人获得红云红河集团三八红旗手,1人获得红云红河集团巾帼建功标兵称号。

劳模感言:创新无止境、突破不止步。持续弘扬工匠精神、发挥劳模作用,努力把团队打造成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队伍,全面提升烟叶评级能力。

劳模引领:“一站一室”育英才

红烟组织召开一站一室建设工作会议

近年来,红河卷烟厂通过以劳模个人冠名的“田发祥技能大师工作室”“曹炳强劳模创新工作室”等5个“一站一室”平台,在卷包、制丝、复烤等多条生产线上培育出百余名专业技术英才,其中荣获云南省、云南中烟、红云红河集团劳动模范的达30多人。在科技创新、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中,凝炼出千百个研究成果,保障红烟各条生产线的技术指数一直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其中部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设备达到国内一流、全球领先水平。

红云红河集团劳动模范、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信息网络部部长何毅,在2020年参加红烟决胜“两线攻坚”中,勇担易地技改信息网络工程重任,准确分析和借鉴行业信息化建设经验,主导制定了红烟智能工厂建设蓝图,并在行业技改中首次引入信息系统统一规划及统一集成实施模式,高标准完成了新工厂生产运行管理体系的优化和设计、智能场景应用设计、工厂数据标准化等工作,为推动数字化新工厂转型升级奠定基础。积极参加云南省科技厅流程工业智能工厂集成平台及关键技术研究,并在参加工信部编写《信息物理系统建设指南》过程中把红烟“制丝回潮机加水智能控制”列入智能制造典型案例集……

红云红河集团“三八红旗手”王华开发的“滤棒(人工送料)管理系统”,实现了滤棒(人工送料)在各个库区收发存的透明化、可视化。主动传授统计技艺,组织新入职员工开展统计核算知识培训,编写《生产管理部新入职员工2019年统计知识实作考试实施方案》,为部门复合型人才培养作出了积极贡献.

云南省烟机设备修理技术能手、烟机设备修理高级技师、卷包部FK/GD高速系列保障修理组组长张洪,围绕以机群负责制为核心的生产运行模式,充分发挥技术保障能力,加强群组内维修技术队伍建设和修理资源整合,激发修理队伍内生动力。精心策划组织设备的检修、保修等工作,促进了机组生产运行的优质、高效、低耗……

智能化的生产设备

劳动模范率先垂范和行业技师、专家引领“一站一室”,通过“传帮带”“高师带徒”“业务培训”“分级比武”等活动,激励不同岗位的产业工人在爱岗敬业、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中智慧迸发、技术创新,在红烟领导看来,围绕《云南中烟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管理办法》和《云南中烟职工技师工作站管理办法》组建起来的站(室),目的是以创新驱动为引领、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带动管理、服务等全面创新,是红烟大力弘扬工人阶级伟大品格,加快培养高技能专业人才和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具体体现;是弘扬“劳模”精神、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三牛”精神、云南中烟“五种精神”,持续培养一批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科技领军人才,打造一批高素质创新型团队的生动实践;是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观念,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企业情怀;是普及创新理念、技术和方法,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促进单位科技进步和效能提升,促进新时代红烟易地技改搬迁、建造新工厂、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活力源泉。

魏薇:立足岗位描绘多彩人生

魏薇(右)与党员零售客户一起学党史。洪羽摄

魏薇是一名有着13年党龄的“85后”,因工作突出,连续获得安徽黄山市“党员先锋岗”“优秀共产党员”“标兵示范岗”等荣誉称号,先后在科技创新、文艺演出、策划短视频和直播等领域屡创佳绩。

自2011年进入黄山烟草后,她以“十年磨一剑”之精神,铸精益管理发展之魂,一直默默奋战在营销一线,从客户经理到市局(公司)营销中心的品牌经理、货源经理,从客户服务部主任到如今的黄山徽州分局(营销部)副经理,经历过营销战线一系列岗位的磨练,也见证了近年来营销工作的转型与发展。

魏薇立足岗位,兢兢业业,吃苦耐劳,将青春年华化作对营销工作的无限热爱,融化在基层肥沃的土地之中,描绘出多彩人生。

善创新

“有些事情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做,而是做了才会有希望。”这是魏薇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高质量发展,需要以青春之我不断创新。作为一名年轻的管理者,她不仅踏实沉稳,而且富有执行力和创造力。

面对多变的市场难题,魏薇带领仅有4人的客户服务部攻关克难,聚合众智,创新优化服务方式,率先编制《客户经营提升手册》《零售客户经营指导手册》等微手册,引入二维码提升品牌宣传成效,开展《零售客户微视频服务模式应用》等小改小革,拍摄《迎春小贴士》《三招巧战“疫”》等服务微视频,悉心为新入网零售客户准备一份“卷烟零售新增户开业大礼包”。这些创新举措得到了辖区广大零售客户的好评和点赞。

经常参加徽州分局(营销部)专题培训的卷烟零售客户胡荣忠这样赞赏道:“去年推送的微视频,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6月启动零售客户微信直播培训后,大家比以前更期待培训和互动。如果暂时没时间看直播,有空的时候可以回回放,深受大伙儿的喜爱。”

得益于大胆创新,精益管理,魏薇成功地将客户服务部人员少的劣势转化为“小而精”的团队优势。在徽州分局(营销部),正是因为有魏薇这样勤于探索创新的人,才有了各项工作业绩的稳步提升。

爱学习

“活到老,学到老”是魏薇的座右铭。她的办公桌上,整齐摆放着夹有各种标签的参考书。只要有空,她就广泛阅读各类书籍,将工作中所思所想转为文字,先后撰写《APP在营销服务运用中的设想》《烟草行业如何应对“O2O”营销模式》《咱们社群有力量》《暴雨之中见担当》等几十篇文章,并在行业主流媒体发表。她自学考取合肥工业大学MBA硕士学位,通过内外兼修,苦练“精益功”,着力破解“拐点”难题、寻找增效“亮点”,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业务技能逐步提高,在全市科级干部选拔中脱颖而出。

谈起在职读研的经历,魏薇笑着说:“那时候基本上每周都要去上课,周五下了班就赶去高铁站坐车,周日放学了又赶车回来。等到两年的课上完准备论文的时候,我又怀孕了。那时候挺着大肚子去合肥找导师。”作为一名部门负责人,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她还挤出时间来回奔波在单位和学校之间,说不辛苦那是假的。后来虽然怀孕了,她仍是坚持完成所有的规定动作,毕业论文获得导师的肯定和认可。

2011年刚上班,魏薇就参与了QC课题,一边学习一边摸索,逐渐成长为创新领域的领军人物。她多次主持或参与QC课题及科技项目,所在QC小组多次获得全省系统优秀QC小组成果奖、省质量信得过班组和省质量促进会二等奖,所参与的让黄山品牌从黄山出发等项目取得较好成绩。在月度自查、阶段演练、年度汇报中,她都会认真指出QC成果报告、PPT制作缺点及其他有待提升的地方。在一次次思想“碰撞”中,员工不断进步成长。

除了自己学,魏薇也带动团队一起学。她常说:“只要客户经理每天都有一点点进步,我就觉得这些工作都是值得的。”6月启动企业微信直播,她率先垂范,默默研究自动回复等功能,然后带领大家动手操作。同时,她乐于将平时学习领悟到的一些理论与大家讨论共享,学以致用,根据环境的变化,更新营销观念,不断开拓新思路……正是有她这样一个工作、学习中的领路人,营销团队学风浓厚、踏实努力、充满活力。

做表率

“小而精”是徽州烟草特色。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虽然人少,但事情却一样不少。在各项工作中,魏薇实干担当,率先垂范。

单位文艺骨干不多,特别是女性,魏薇作为徽州分局(营销部)领导班子之一,虽然今年孩子小,但在准备建党百年文艺汇演时,她没有当甩手掌柜,而是主动参与,与大家一起选舞蹈、定服装,细心筹备。每天克服困难,与大家一起排练,她认真学习每一个动作,与老师商讨动作编排,推敲细节。晚上等孩子睡着了,她仍在细细回味老师的点评,每一个手势、转身都细细揣摩,力争做到位,更是没有丝毫懈怠。

谈起对魏薇的印象,徽州分局(营销部)客户经理洪羽这样说:“记得2018年那次高级营销师竞聘,我一直都有‘随缘’的念头,之前连演讲竞聘稿都没准备。竞聘前晚上9点多接到魏经理的电话,让我将演讲稿发给她修改,我才开始准备演讲稿。我没想到魏经理会那么用心帮我修改,反复推敲,一直到将近凌晨3点,她将改好的稿件发给了我。她又提醒我抓紧时间再熟悉熟悉。那次面试我得了第一,我很感激她。”魏薇还一直鼓励团队,帮他们收集学习资料、找寻短板加以补缺,逐步建设一支专业服务团队,塑造良好的行业服务形象。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党员干部,魏薇大胆创新作为,敢于实干担当,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带领徽州分局(营销部)客户服务部在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大步向前。

河南三门峡陕州区:烟农乐赞 老任可真是牛!

“今年咱家2366公斤烟,卖了7万多块钱,每公斤均价将近30块钱呢!虽说比往年卖的烟少了,却还多卖了将近1万块!”年终岁尾,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宫前乡头峪村的王六保算起了年账,他看着媳妇儿高兴的样子,不由得竖起了大拇指,“老任可真是牛!”

“老任”就是河南烟草商业系统2020年度“十佳烟叶收购员”任海军,由于主动对标“一优两转”结构目标,高标准落实不适用烟叶处理、揭膜培土等配套技术,让烟农尝到了“减产反增收”的甜头,被当地群众异口同声点赞:“牛”!

敢于尝新“拓荒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中高档卷烟市场需求日益增加,与此同时,卷烟工业企业对烟叶原料逐渐由量的需求向质的需求转变。为适应市场需求变化,2018年以来,三门峡市烟草局提出“一优两转”的优化结构目标,“打下5留上2促中间”的不适用烟叶处理技术成为烟叶优化结构的技术核心。

当部分同志还在观望迟疑的时候,每当工作间隙,一个熟悉的身影,捧着各种资料,在办公室、在楼道里,甚至在田间地头,一遍遍研读着各级文件精神,查找相关实验数据佐证,学习优化结构技术要点,到实验点参观学习,第一时间在示范方推广应用……任海军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锲而不舍“老黄牛”

头关不破二关难攻。宫前乡地处山区,老百姓思想普遍固执、守旧,对新事物、新技术接受速度较慢。怎样从这些群众中选出一批和他一样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成了把推广技术变成能为烟农减工降本、提质增收好技术的“头关”。

任海军制订了一套“广泛宣传、重点培养”的宣传方案,以种烟小组为单位集中召开技术培训会,再对接受能力强、敢于尝新的种烟农户逐一入户动员。

任海军拿出前期研究的政策文件和实验数据,跟老百姓算投工账、收益账,还把烟草公司制作的烟叶生产“一优两转”宣传动漫放给大家看,以王六保为首的三五名群众动了试试看的心思。

到了入户动员的时候,王六保媳妇儿却不愿意了:“为啥打掉下部叶能促进中部叶片发育?”“下部叶也是钱呀,打掉岂不是跟钱过不去?这不是败家吗?”

“弟妹,你的心情我理解,你先坐下,听我慢慢儿说……”任海军始终微笑着,不嗔不怒、耐心细致地讲解着,终于打动了六保媳妇儿,同意先搞一年试试,一年下来,果然尝到了甜头。第二年,六保夫妇主动请缨,当起了“一优两转”宣传员。

躬身服务“孺子牛”

作为一名烟叶生产收购员在对标政策抓收购、对标收购抓生产的路上,任海军不只是耐心细致的政策宣传员、技术讲解员,更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挽起裤腿下烟地、抡起锄头干农活儿的“实干家”。

2020年7月,阴雨连绵、雨水不断,很多烟田都出现了严重积水,任海军所承包的头峪村也不例外。任海军几番电话查访后,便带上锄头、铁钎,组织排涝小分队逐村逐地块儿排涝作业。宫前这一片属于红黏土,一下雨泥土就黏在鞋上,让人动弹不得,可是排涝作业时间紧任务重,若不及时排除积水,损失不可估量。情急之下,任海军脱掉鞋子、挽起裤腿儿下地排涝,一天下来,地里的积水将脚泡得发胀、石子儿硌得生疼,可这丝毫挡不住他排除积水降低灾害后的喜悦。

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老百姓的评价同样是中肯的。任海军是善于学习、敢于尝新的“拓荒牛”;是肯吃苦、能耐劳,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老黄牛”;更是一心为民、不计个人利益安危的“孺子牛”。在他的努力下,头峪村烟叶优化结构连续两年实现了推广率、验收达标率两个百分百,并在2020年烟叶收购中,创下全村上等烟比例78.59%、高出陕州区平均水平2.58个百分点的好成绩。

(原载于2021年1月22日《河南日报农村版》4版)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